每经记者 刘志远 每经编辑 杨夏 因未批先建、配套环保设施未建即投入使用、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并如实记录,创新新材(600361.SH,股价4.47元,市值183.6亿元)控股公司被罚约44万元;将废有机溶剂提供给无许可证公司处理,中国医药(600056.SH,股价10.8元,市值161.56亿元)控股公司收到约67万元罚单⋯⋯ 2025年3月第2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与信披责任亮起了红灯?且看A股绿色周报第193期。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环保领域知名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个省份、337个地级市政府发布的环境质量、环境排放和污染源监管记录等权威数据来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参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环境信息数据,发布“A股绿色周报”,旨在借助环境数据库及专业解析、传播能力,让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的环境信息更加阳光透明。 根据3月第二周收集到的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共有6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环境风险。 一周绿鉴:存在多项环境违规违法行为,创新新材控股公司被罚在企业管理能力、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等因素之外,环境风险日渐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经营风险之一。环境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 环境风险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况(3月第二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