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程雅 每经编辑 杨夏 近日,一个名为“吹哨人-黄节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董秘不配合财务造假,反被诬告敲诈勒索情况说明》等多条文章,文章均是围绕自然人黄节根与上市公司安靠智电(300617.SZ,股价30.19元,市值50.53亿元)之间的多重争议。在上述文章中,黄节根以第一人称自述其在担任安靠智电董秘时,发现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但由于他不愿配合,反被公司以敲诈勒索为由报案,遭遇了长达近三年的司法审查。 资料显示,黄节根出生于1984年,江西南昌人,金融学博士,2014年入职国泰君安,任资深市场分析师。2022年5月底,正式被聘任为安靠智电董秘。 然而,上任后不到三个月,双方就出现了履职争议。2022年8月29日,安靠智电直接以“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无法正常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为由解聘了黄节根职务。经历了长达近三年的调查,2025年1月13日,江苏省溧阳市人民检察院(下称“溧阳检察院”)指控黄节根犯敲诈勒索罪一案,在溧阳市人民法院(下称“溧阳法院”)再次开庭审理。2024年10月28日至29日,溧阳法院已就该案进行了第一次开庭。 就这一备受关注的事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近日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深度对话。围绕着“私加绩效条款”“财务造假”“敲诈勒索”等多重问题,安靠智电与公司前高管当下依旧各执一词,而卷入争议中的安靠智电,股价已从2021年12月的高点跌去6成以上。 矛盾一:黄节根是否在绩效协议上私加条款?2021年8月,黄节根通过自荐加入安靠智电,主要负责董秘相关工作。2022年5月31日,安靠智电正式披露聘任黄节根为董秘。为何中间间隔9个多月时间?黄节根称,主要系双方一直在协商绩效考核方案,且他因新冠疫情原因在上海隔离了2个月。而安靠智电则表示,这主要是试用期。 黄节根加入安靠智电担任董秘之前,双方围绕绩效协议曾多次展开磋商,根据黄节根提供的聊天记录,绩效协议最终于2022年3月16日正式签字盖章。根据协议内容,安靠智电和时任总经理陈晓凌承诺公司年度和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20%以上,且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而黄节根则需要完成公司和陈晓凌要求的市值考核目标才能获得共计21.06万股的“绩效奖励股票”。若因安靠智电方面未实现上述承诺导致黄节根无法完成市值提升考核目标,安靠智电股东方将在30天内将对应“绩效奖励股票”数量100%的股票减持后转账给黄节根作为绩效奖励。 而双方的第一个争议焦点就是上述“保证每季度归母净利润的增加”条款是否系黄节根自行添加的。 从2021年12月份起,双方就业绩考核条款进行了多次沟通和调整,初次出现上述条款变动的版本系2022年2月11日黄节根发送至陈晓凌微信的一版。 据黄节根称,时任总经理陈晓凌曾带着自己前往时任董事长陈晓晖的办公室协商《绩效协议》。陈晓凌表示,可以将“2022年净利润3亿元、2023年度净利润4.5亿元,连续两年增长50%”这一内容写进合同。 “对方提出,公司利润能连续两年保持50%的增长,而资本市场希望看到上市公司利润持续稳定的增长,季度利润增速不能起伏太大,所以我提议后变更为:年度、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20%以上。”黄节根表示,基于这个原因对合同条款进行了修改。因此,在2022年2月11日的合同条款中,归母净利润增长要求由每年增长20%以上,变成了年度、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20%以上。 不过,这一说法被陈晓凌否认。陈晓凌表示,每年度和每季度净利润增长20%,这个增长条件完全不合常理,也是矛盾的,并且这个要求几乎不可能达到,自己不可能主动增加这一条件。 黄节根在2022年2月11日将修改后的版本发送给陈晓凌时,引用了前次2022年1月28日发送的版本,并表示“以上协议是按照下款协议要求,分别把3年考核设置为150、185、210亿元修改的协议。因我家庭开销大,暂时拿不出240万(元)的现金,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变化我不一定能拿到股权激励款,所以希望把转账21万股的资金条款删除,谢谢!” ![]() 黄节根提供的部分关于《绩效协议》的聊天记录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