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石普宁 每经编辑 唐元 走进游戏茶馆的办公区,开放式布局和互联网公司并无两样。一眼望去,约30个工位,有人全神贯注地测评游戏,旁边的同事不时停下来讨论游戏设定,氛围好似学术探讨现场。同一层楼的其他区域,隔出若干独立空间,容纳着孵化器内的中小游戏团队,键盘声此起彼伏。 游戏茶馆CEO王佳伦在忙碌的同时,显示出一种独有的“松弛”——穿着拖鞋与员工们同区办公。这位东北创业者已融入成都“慢生活快创业”的节奏。 2013年创立至今,游戏茶馆见证了中国手游产业的起伏。当前行业进入精耕期,数字文创成为多城竞逐的新赛道。王佳伦认为,AI与传统文化正为游戏业注入新动能,而成都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已成为众多游戏团队的聚集地。具体来讲,从游戏创业者的角度出发,成都的办公和招聘成本拥有一种张力——能够让企业招到人,同时让员工留得住。 如今,伴随着游戏产业的整体行业调整,整个赛道也进入了“精耕细作”的阶段。谈及如何再造一个“现象级IP”,王佳伦谈道,“凭借本地游戏团队的庞大基数,完全可能孕育出这类产品。” 从资本驱动转向产品驱动虽然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时间不过三十余年,但历程跌宕起伏,每一步都伴随着深刻的行业变革。 游戏茶馆成立的2013年,正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如今,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明朗,行业也走向更加规范化。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版号发放的常态化,“从去年开始,版号的发放基本每月稳定在100多款,流程清晰顺畅。”王佳伦表示,这种稳定、可预期的环境为开发者提供了安心创作的空间,让从业者从不确定性的状态转向专注内容创新。 与监管环境明朗同步的,是资本热潮的退却及其对行业生态的重塑。王佳伦回忆,在市场红利期,“做出一款还不错的手机游戏就有可能赚钱”几乎是共识,资本涌入助推了许多公司快速扩张。然而,随着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融资窗口逐渐关闭,“资本不再是唯一引擎,”他表示,这种变化倒逼企业将目光转向内在驱动力,把资源聚焦于提升游戏品质,而非依赖外部“输血”。 而在存量时代,产品质量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王佳伦指出,用户对游戏体验的要求日益提升,“告别粗放式增长后,行业迈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一个典型的例子即是去年大火的买断制游戏《黑神话:悟空》,它不仅在国内掀起热潮,还向全球展示了国产游戏的品质跃升。 游戏茶馆的业务变迁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早期对接会上,大家关心流水和投资,如今讨论的是玩法和用户反馈。”换言之,游戏行业正从资本驱动转向产品驱动,折射出行业走向理性和成熟的底层逻辑。 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监管落地与资本退热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机遇。融资难迫使他们精打细算,转而挖掘新兴市场和细分领域,“微信小游戏和海外市场已成为不少团队的突破口,”王佳伦表示,这也显示出小团队仍有机会。他建议,“不能左顾右盼,必须专注核心玩法和目标用户。” 在他看来,行业“大石头落地”后,未来几年将更注重内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游戏行业现在是非常‘卷’的,可以理解为成熟后红利期的消失,企业或团队需要认真地从游戏本身考虑,而不是想着要怎么去融资。” 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在AIGC重塑各行各业的背景下,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成为游戏产业的新引擎。谈及这一趋势,王佳伦介绍道,AIGC技术的广泛应用正为游戏行业带来系统性的变革,尤其在降本增效方面成效显著。“对于某些品类的游戏而言,美术成本在研发中的占比达三分之一,而通过AI的‘文生图’,可以大幅压缩开支。” 据王佳伦了解,一些“激进的”游戏团队甚至60%的代码都是由AI生成。通过效率的提升,把开发者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创意核心中。 ![]() 图片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