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券商资管,迎新总经理

2025-5-10 00:17| 发布者: 仟茂传媒| 查看: 2089| 评论: 0|来自: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摘要:   5月9日晚间,深交所基金管理人高管变更公告显示,曾任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的成飞自5月9日起正式担任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红资产管理”)总经理,董事长杨斌不再代行总经理职责。 ...

  5月9日晚间,深交所基金管理人高管变更公告显示,曾任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的成飞自5月9日起正式担任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红资产管理”)总经理,董事长杨斌不再代行总经理职责。

  此次,成飞的加盟被业界认为是东方红资产管理夯实核心竞争力、加速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

  东方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东方红资产管理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合计2165.68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661.69亿元。

  资管“猛将”加盟老牌券商资管

  作为东方证券的全资子公司,东方红资产管理是国内首家获准设立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也是业内首家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资管。东方红资产管理自成立以来,始终对标一流公募,不断夯实主动管理能力,形成了一定的业务特色和品牌效应。

  业内对于成飞将如何带领这家老牌资管公司迈入新的发展,充满期待。

  回溯成飞的职业经历,自2006年进入国泰君安证券从事投研工作,到率领国信证券资管完成从零到一的挑战,从业逾19年来,成飞始终奋战在资管业务一线。2021年5月,成飞加入国信证券,任公司副总裁兼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成为国信证券高管团队首位“80后”成员。他先后担任国信证券副总裁兼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兼任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等,同时也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服务与保护委员会担任委员等职务。

  掌舵国信资管期间,成飞带领团队,除聚焦主动管理外,大力发展FOF等特色业务,努力打造“投研、市场、产品”三大支柱,逐步构建资管品牌。任职期间,该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2021年至2024年,国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2.03亿元、3.21亿元、4.96亿元、8.20亿元。2021年以前,国信资管资管收入排名还在行业二十名以外,到了2024年上半年,国信资管的资管收入排名已跻身行业第八。

  成飞对券商资管的发展路径有着深入思考。面对包括公募基金、券商资管、银行理财子及保险资管等机构在内的大资管行业竞争格局,券商资管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道路,成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券商资管要做最好的自己”。

  他认为,过硬的投研实力、坚定不移的战略以及“不折腾”的文化,是券商资管机构长远发展的关键。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结构的变化,券商资管也将面临策略、牌照和品牌等三方面跨越式挑战,如何在投研、市场和品牌等多维度打造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成飞在东方红的新课题。

  持续推进“二次创业”

  以业务优势赋能资管发展

  自2010年东方红资产管理成立以来,截至今年,这家首家券商系资产管理机构已经发展近十五年。过程中,伴随着东方红系列产品优异的长期业绩,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方法也被更多普通投资者接受。2017年,价值投资大放异彩,东方红资产管理也迎来了首次创业周期的高光时刻。

  但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创始团队相继离开之后,面对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东方红资产管理积极寻找破局之道,全面夯实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进行“平台化、多元化、市场化”发展,正式开启“二次创业”。

  东方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东方红资产管理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合计2165.68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661.69亿元。对比头部资产管理机构,其资产管理规模仍然具有较大差距。

  不过,经过多年发展,东方红资产管理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一是在主动权益与“固收+”领域积累先发优势,产品多元化策略也初见成效。二是东方红品牌积累了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三是产品长期业绩保持前列,其中FOF系列产品和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近一年业绩在市场中表现突出。

  对于成飞的加盟,业内人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有资管人士认为,专业投研出身的成飞,在券商资管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独特的见解,他的加入有望为东方红资产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新理念,有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