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关数据显示,2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速7个月来首次正增长,强于市场预期。但出口负增长幅度扩大,表现弱于预期。进口稳定、出口偏强导致贸易顺差回落。结构上看,原材料进口量、工业中间品进口额多明显增长,符合我们此前提到的出口恢复后将带动国内工业中间品进口和来进料加工。出口下降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出口放慢导致。汽车、手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长明显,仍反应经济转型等特征,且年末前后数码产品消费旺季也是正向影响之一。总体上看,出口表现与2月运价指数、PMI出口订单、海外经济体情况一致。虽然增速反弹暂时放慢,但增量基本平稳。外贸受到十一假期前企业减少库存成本加快出口、放慢进口,节后加快进口、出口放慢的影响有所波动。综合1月、2月数据看,出口维持季节性增长趋势,叠加欧美假期即将到来,消费品出口存加速可能。长期看海外制造业回暖对中间品出口或有带动,但消费的潜在压力需关注。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不大。进口增长此前已有BDI等运价指数大幅上涨的暗示,反映国内经济维持修复态势,国内加库存仍将支持进口。此外2月进口金额还受商品价格冲高回落压制,一旦商品价格重启上行,进口增速再进一步加快。外贸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继续降低,未来方向向好。 正文 数据显示,中国2月出口金额2748.30亿美元,同比增速为-6.40%,明显弱于预期的-3.5%,较前值-6.20%增速降幅略有扩大;进口金额2183.00亿美元,同比增速为3.00%,较前值-6.30%的跌幅显著好转,明显强于预期的-5.0%。贸易顺差则收窄至565.30亿美元。 ![]() 总体上看,美元计价出口金额回落,表现略弱于季节性,且去年同期基数回落幅度较大,剔除基数效应后同比增速下修至-10.91%,较前值回落。进口金额较1月仅略有下降,表现明显超过季节性,虽然去年同期基数略偏低,但剔除基数效应后的同比增速也仅下降至-1.73%,比1月出现显著改善。进口相对稳定之下,出口偏强是导致贸易顺差明显回落的关键因素。出口情况与2月运价指数、PMI出口订单、海外经济体情况基本一致。虽然增速反弹暂时放慢,但增量仍维持修复。结合1月偏高、2月偏低的增量看,显然也存在十一假期前企业减少库存成本加快出口、放慢进口,节后加快进口、出口放慢的影响。而国内经济维持修复态势,加库存也有助于进口维持高增长。 ![]() ![]() 具体来看8月进口方面。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海关监管和保税区贸易增速均转正,来进料加工装配贸易跌幅也显著收窄。边际上看,一般贸易、来进料加工装配贸易表现均超季节性,但后者绝对增量偏低。海关监管和保税区贸易符合季节性。 工业原材料进口量来看。大豆增速回正,原油变动不大,初级塑料跌幅收窄,铁矿石涨幅扩大,铜则出现大幅增长。边际上看,进口大豆符合季节性,原油出现回升,初级塑料、铁矿超过季节性,铜显著超季节性。 工业中间品和制成品进口方面。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均结束19个月连续负增长。主要产品中,电脑设备增长显著,同比增速接近60%。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跌幅收窄。汽车相关产品增速转正。边际上看,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显著超季节性。其中电脑设备逆季节性上升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汽车相关也均超季节性。 情况表明,假期结束后企业大幅加快补库存进度,原材料进口量多有增加。工业中间品进口也明显增长,符合我们此前提到的出口恢复后将带动国内工业中间品进口和来进料加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半导体产业链改善步伐加速,部分电子相关产品进口暴增,是否与上游光刻机等设备制裁放宽有关仍待验证。 ![]() ![]() ![]() ![]() ![]() ![]() 出口分项方面。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海关监管和保税区贸易跌幅扩大,来进料加工装配贸易跌幅收窄。边际上看,一般贸易弱于季节性,来进料加工贸易、海关监管和保税区贸易基本符合季节性。 分产品看,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跌幅均扩大。其中电脑设备、集成电路出口跌幅扩大。汽车相关出口增速变动不大。手机出口大幅加速,家电出口增速稍有放缓。边际上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弱于季节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高位回落。主要产品中,电脑设备、家电、集成电路弱于季节性,手机继续明显超季节性。汽车相关出口继续刷新历史高位。 分国家看,对主要发达国家出口拖累再度增加,对新兴国家出口拉动减小,对AXJ国际出口拖累略有下降。边际上看,对美、港出口季节性回落,对欧、对日出口再度下降。对东盟出口进一步回落。 情况表明,2月下降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出口放慢导致。这与美欧等国PMI数据回落隐含的中间品需求暂时下降情况一致,后期改善可能性较高。汽车等新兴优势产业出口则维持强势。手机等电子产品新型号上市和消费旺季拉动明显。产业链完成突破后,电子、半导体改善持续性将加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