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粮油 关注每日粮油,了解全球市场动态。今天是2024年4月8日,今天的主要内容有:印度放宽大米最低出口价格限制,国内稻谷价格上涨;国际糖价创出12年高点,关税外进口成本已高达9000元/吨;养殖业需求旺盛,我国企业签订大批进口大豆订单。 以下是今天的详细内容: 据每日粮油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约旦国有谷物买家周二本周通过招标买入6万吨制粉硬小麦,沙特国有公司从海外的沙特生产商买入71万吨小麦,阿尔及利亚计划招标采购15万吨制粉小麦。 在亚洲地区,印度的大米出口政策近期出现放松迹象,其巴斯马蒂大米出口最低限价已经调低至了950美元,受此影响,其国内巴斯马蒂大米价格出现上涨。 据悉,印度每年生产约800-900万吨的巴斯马蒂大米,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出口创汇,但去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印度国内粮油食品价格出现大面积上涨,因此在今年8月底印度将巴斯马蒂大米出口最低价格限定在1200美元,由此造成该大米出口需求锐减,并带动其国内巴斯马蒂大米价格回落至每公斤30-32卢比,让种植户的种植收益受到影响。 不过,截至目前印度国内食品价格仍处于近年来的高位,因此对于小麦和碎米的出口禁令,以及对蒸谷米出口征收20%关税等出口限制措施仍在持续。同时,为平抑国内市场价格,印度还在近期对市场抛售300万吨储备小麦,到2024年3月前销售总计1000万吨,并实施最低库存限制,以防止市场囤积。 而在生产端,为进一步鼓励小麦生产,目前印度还将下年度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上调至了2275卢比,约合人民币1990元/吨。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印度占全球大米出口比重高达40%,印度的一系列粮食调控措施也令全球市场承压。根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数据,目前国际大米价格已飙升15%至20%,达到近12年来的最高水平,而今年迄今粗糖期货已经同比上涨了54.83%。 同时,由于担心印度进一步将农产品出口从粮食扩散至食糖,加上临近的泰国也面临减产、巴西出口预计不及预期等,当前国际白糖价格再创近12年来的新高。 根据测算数据,目前配额内进口白糖加工完税估算成本已经涨至7100元/吨,配额外则高达9100元/吨。 在国内市场,暴雪之后的东北气温成为影响新季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据来自行业机构JCI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曾因为暴雪之后气温回升,导致东北多地玉米出现霉变。 而从气象部门最新预测来看,预计今年冬季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偏暖,后冬接近常年。预计3月中旬前后,东北全境气温可能再度回升,且吉林、辽宁最高气温将回升至0℃以上,玉米霉变和农户卖粮小高峰大概率会重现市场。 该机构还表示,第一批上市的东北玉米已开始出现毒素不稳定、退货率偏高的情况。 当然,对于未来市场走势我们更加关注的是需求市场。最新资料显示,国内生猪市场正在迎来一波豪赌行情。 从最近进博会成果来看,中粮、中储粮等国内企业均签订了巨额订单,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旺盛。据悉,中储粮进博会现场签约采购进口大豆1200万吨。而贸易商还表示,本周中储粮方面买入了大约10船美国大豆,数量约60万吨,预计总采购量高达20-25船。 供应充足的背后,则是国内生猪养殖业无序扩张所带来的豪赌行情。 据悉,由于前两年养殖业的疯狂扩张,导致今年国内生猪养殖业已经连续出现了长达9个月的持续亏损,特别是规模化生猪养殖集团不少面临现金流紧张局面。与此同时,近段时间部分地区再传猪瘟,淘汰母猪价格大跌以及仔猪肥猪价格双亏让市场看到了母猪大幅度去化的希望。 在这种背景下,一部分人认为随着生猪各个环节存栏减少,叠加可能部分猪企存在暴雷风险,猪肉价格未来面临着极大的上涨概率;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由于现在卖的越多亏的越多,2月份养殖巨头出栏量价齐跌,表明市场存在压栏和二次育肥的情况,考虑到3月12月出栏量仍呈环比增加趋势,未来猪价依旧易跌难涨。 ![]() 正是这种观点的分歧,国内生猪市场一场豪赌行情展开。数据显示,目前大商所生猪主力期货合约单边持仓已经逼近10万手,按照16000元的单价、一手合约16吨计算,多空双方的这场争夺中所涉及的资金就高达512亿元。 由于多空双方观点存在分歧,对同一信息的解读也出现差异。比如,2月下旬各地仔猪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从多方观点来看,这表示市场已经跌入底部,市场信心重启。但对于空方来看,仔猪价格的走高可能意味着未来供应仍会居高不下。 当然,市场更为担心的则是规模化之后的养殖巨头们所面临的资金链问题,近段时间关于股票大跌、贷款收紧在行业内频传。 在2019年国内猪肉价格大涨前夕,曾经的国内生猪养殖第一股雏鹰农牧的生猪销售从高峰期的一年200多万头,到2019年8月份销售2000头。而到了2022年,排名第十的大北农一年的出栏规模就高达440万头,领头羊牧原股份更是达到6120万头。 不过,好的消息是随着国内新季玉米的上市和大豆价格的走低,近期通威、双胞胎等饲料企业宣布降价150元/吨,或许能减轻陷入困境的生猪养殖业所面临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