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涨了!东北玉米的“大局”终于变了

2024-4-8 06:13| 发布者: 仟茂传媒| 查看: 902|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摘要: 来源:新农观

来源:新农观

进入3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幅降温降雪天气给东北玉米带来了转机,使一直跌跌不休的玉米终于止跌回涨了。

不过天气是把双刃剑,有降雪也必然有放晴的时候,一旦雪过天晴,气温回升,那么卖压增长,会再次压制价格。

比如,山东市场就再次落入这个套路之中。

受东北降雪影响,山东华北到货车数量下降,玉米价格上涨;而雪后到货车数量又再次破千,于是价格又开始下跌了。

尤其这两天,山东玉米又开始跌跌不休了。

令人意外的是,东北玉米却顶住了压力

雪后东北玉米跌势并不大,甚至近日又开始继续上涨了,这确实是“意外惊喜”。

而随着东北玉米的再次上涨,市场不少观点也认为,东北玉米市场的“大局”也发生了改变。

第一个改变是,玉米的“底”渐渐筑成。

这主要有几个信号:

一是天气不断利好。

虽然说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但进入3月份后,随着正式入冬,天气是越来越冷的,下雪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这意味着玉米的存储难度变得越来越低,玉米霉变的风险越来越小,有利于缓解潮粮玉米的集中上量。

二是玉米价格经过连续下跌以后,收购主体心态发生变化,烘干塔等开始有所动作,一些贸易商也有了抄底建库的意愿。

玉米市场不再是单方面的卖方,买方也开始逐渐入场。

三是“中字头”渐渐发力。

在玉米市场一片悲观的状态下,象征着玉米风向标的“中字头”备受关注。

虽然说“中字头”提价的动作不是很明显,甚至有点低于市场的预期,但是从整体趋势来看,是在逐渐上升的。

而且之前我们也说过,“中字头”的动作不是要拉动玉米,而更多的是稳定市场。

所以,虽然说明显提振的作用有限,但至少筑底的作用是明显的。

在这些利好因素下,东北玉米的这个“底”也正在形成。

第二个变化是,东北玉米进入到消化卖压的阶段。

之前玉米持续下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米收获后,是一个单方市场的局面,即只是卖粮方不断上量,而买方市场都在冷静观望。

但随着买方陆续入场,产区玉米将进入到消化卖压的阶段。

一方面,玉米丰产增收,需求疲弱,卖压仍然很大。

玉米丰产增收已是板上钉钉,而需求方面仍然积弱难返。虽然玉米淀粉利润有所回升,需求增加,但总体深加工需求变化不大。

而主力饲用需求方面,猪价不振,猪肉消费不旺,玉米凭借着低价有一定优势,但总体需求并不旺盛。

另一方面,前几年玉米需求缺口大,进口玉米方面也是连续几年超过配额,但算算时间,也该到了轮出的时间了,所以这部分玉米也将增加市场供应压力。

第三,玉米的集中卖压仍存。

今年玉米走势不尽人意,尤其对基层来说,挺价意愿就更低,年前卖粮的意愿普遍较高。

所以虽然局面有所改善,但在卖压的压制下,玉米的上行空间也十分有限。

尤其是贸易商经过前两年的摔打,变得更加谨慎,在玉米操作上也更加谨小慎微。

因此,玉米市场开始进入消化卖压的博弈时代,大利难寻,更多还是从小利着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