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农观 ![]() 进入3月后,猪价迟迟不见起色,仍然徘徊在7.5元/斤上下,这又成了生猪市场新的门槛。 本来市场对于年底猪价是有一定预期的,但随着中秋国庆猪价上涨失败以后,市场对于生猪市场的预期悲观情绪越来越浓: 一方面,生猪整体产能仍然处于高位,但是消费却迟迟难振,不断令市场失望; 另一方面,从整体消费趋势来看,增速缓慢不明显,后续也很难看到有太大的利好促进。 所以,生猪市场又开始进入滞涨期。 不过,虽然是滞涨,但再大幅下跌的空间也有限,而近日随着气温的骤降,南方大猪走势加速,猪市开始蠢蠢欲动了。 是否预示着猪价要抬头了呢? 目前来看,情况确实有好转。 一方面,前期困扰养殖端的猪病已大幅减少,养殖户的恐慌情绪也有所缓解,随着天气变冷,以及猪价再次跌破成本线后,养殖端的挺价情绪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气温骤降后,需求方面也有所抬头,尤其是西南地区大猪需求增加,标肥价差开始逐渐拉大,也有利于猪价的企稳转涨。 那么,猪价是不是就要开涨了呢? 在新农观看来,恐怕还为时尚早。 其一,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改变。 截至九十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于正常保有量区间的高位,再加上前期淘汰产能,进行了产业升级,母猪的产能效率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生猪市场供应压力并不小。 而另一方面,今年需求不增反降。受收入下滑、消费信心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消费普遍疲软,供增而需降,这是压制猪价难涨的主要原因。 其二,市场心态悲观。 和其他市场一样,生猪市场受情绪的影响也不小,虽然猪价下跌,养殖户再次亏损,但受整体悲观情绪影响,也不敢一味压栏惜售,挺价意愿有限,带累着二次育肥情绪也有限,从而猪价难振。 其三,短期来看,利涨的动因并不强劲。 虽然说市场已出现了部分利好趋势,但并不强劲,并且需求端尚未全面发力,所以短期猪价大概率仍处于震荡走势中。 而根据消费趋势来看,12月以后,南方气温进一步下行,刺激腌腊等消费开启,再加上1月份春节节前备货,猪肉消费有望迎来起色,进而拉动猪价走势。 不过,受供给压制,也将出现两个有限: 一是涨幅有限。 虽然消费增长,但幅度及力度均有限,猪价上涨的幅度也就变得有限。 二是明年猪市提振有限。 尤其是上半年,受节后消费回落影响,猪价可能会再次进入磨底状态,猪市拐点也将继续顺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