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钟健 本期责任编辑:梁曦玥 卓创资讯研究院 能源事业部(联合编辑) 用数据证明观点,从数据中寻求决策。 《需求悲观预期挫伤油价关注月底欧佩克会议》 本期重点关注: 3月以来原油价格呈现宽幅震荡下跌的走势,截至3月16日,WTI一度触及72.37美元/桶的低位,几乎收回三季度以来全部涨幅。17日市场消息表示欧佩克可能在月末会议上再度加大减产力度,受此影响,17日WTI应声上涨4.09%。 近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数据上升,原油现货基本面走弱、期限结构转向contango显示市场对供需关系的预期向供过于求转变。但同时美国炼厂开工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并且汽柴油裂解价差未显著走弱,中国原油加工量也维持历史高位水平。总体而言,当前实际石油需求回落为季节性变化,而油价反应剧烈、宽幅下跌,一方面是回吐了三季度对油价供应紧张预期的溢价,另一方面受到市场悲观情绪影响。 本月重点关注月底欧佩克会议,在WTI逼近70美元之际,以沙特为代表、依赖石油经济的欧佩克有较大概率进一步深化减产政策,支撑油价上涨至其财政支出平衡价位。 【原油现货市场已开始走弱,内部结构性供应矛盾缓解】 【油价宽幅下跌近5%,WTI期限结构转为contango】 【美国炼厂开工情况进入稳定期,原油需求仍然强韧】 【2月中国原油加工量维持高位,柴油产量创历史新高】 具体内容 1. 原油现货市场已开始走弱,内部结构性供应矛盾缓解 原油现货整体基本面紧张情绪有所缓解。截至3月17日,3月以来布伦特基差先急速走强后持续走弱,并且结合2月以来基差的走势,近两个月以走弱居多,显示出之前原油现货基本面紧张的压力已经开始缓解。近期原油基本面和宏观都缺少支持多头的数据,WTI和布伦特原油的近远月结构已经开始转变成contango,市场预期转向供过于求。布伦特原油基差逐渐收窄也支持现货市场基本面走弱的趋势。 重油紧张已缓解,原油油品结构性供应矛盾缓解,高硫原油加工效益上升。布伦特DTD/Dubai价差变化代表高低硫原油价差变化,会影响炼厂对加工原料油品的选择。高低硫价差在一定均值区间范围内,加工高硫原油的边际效益一般来说高于加工低硫原油。此前三季度价差基本为负值,中东原油价格偏强,也是由于供应偏紧的主要是高硫原油,三季度主营炼厂炼油利润降至年内较低水平。2月下旬开始高低硫原油价差已逐步回归均值区间,高硫原油加工效益上升,或利于主营炼厂的利润修复。(编者:梁曦玥) ![]() 2.油价宽幅下跌近5%,WTI期限结构转为contango 美国原油库存增长,经济数据不佳,意味着供应充裕而需求前景令人担忧,欧美原油期货下跌近5%。3月16日WTI原油2023年12月期货结算价为72.9美元/桶。 近日对于原油供应偏紧的担忧逐步降温,从近远月价差可以明显看到,3月15号开始WTI原油转为远月小幅贴水,意味着此前由减产和地缘风险带来的供应偏紧溢价已经基本消退。引发昨日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超预期累库的美国原油库存和不佳的美国经济数据,带动市场对于原油需求悲观情绪升温。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了1.3万人至23.1万人,市场预期为增加22万,显示出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同时美国2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6%,预期下降0.3%,显示出工业生产下降。而截至2024年4月10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394亿桶,比前一周增长360万桶,比两周前增加1750.7万桶,超预期累库也加剧了原油市场悲观情绪。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次EIA改变了部分数据收集方式,将原来不在库存中报告的凝析油和“其他石油”加入总石油库存数字中报告,这是造成本期公布数据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同时近期表征下游需求的美国汽柴油裂解价差等数据并未走弱,对于需求的悲观情绪是主导近日下跌的主要原因,还不足以导致油价单边下行。在市场对于需求的悲观情绪回暖后,油价将很快止跌回升。(编者:赵颖) ![]() 3.美国炼厂开工情况进入稳定期,原油需求仍然强韧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10日当周,美国炼厂加工总量平均每天1539.9万桶,比前一周增加16.4万桶;炼油厂开工率86.1%,比前一周增长0.9个百分点,比两周前上升0.7% 从美国炼厂加工量和开工率的数据来看,2月至今已经基本稳定在加工量1520万桶/天和85%左右。这一数据虽较2023年前三季度有所下降,但相比往年同期并没有呈现明显的低位,属于正常的季节性表现。 美国炼厂的开工数据,实则反映出原油最直接的需求——炼化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明显萎缩,这也是原油需求仍然具备较强韧性的体现。由此来看,市场对原油需求降低的担忧仍然存在于“预期”层面,原油的需求数据仍然表现的较为良好,油价或将重新回到8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编者:赵渤文) ![]() 4. 10月中国原油加工量维持高位,柴油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3月我国原油加工量6393万吨,同比增长9.1%,1-2月累计加工原油6.2亿吨,同比增长11.2%,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月成品油产量增速略有放缓,但柴油产量1943.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记录。 今年以来我国原油加工量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尽管2月以来原油价格快速下跌、叠加成品油需求走弱,炼油利润不佳,炼厂开工负荷多有下降,但部分检修炼厂2月重启,总体原油加工量维持高位水平。从成品油产量来看,汽油和煤油受到消费旺季结束的影响,产量连续第二个月下滑,而柴油产量持续上涨,2月生产柴汽比达1.38。今年以来生产柴汽比多数时间高于近五年同期水平,在居民出行恢复常态后,生产柴汽比不降反增,也显示出炼厂对于汽油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柴油地炼库存偏高,社会库存在3月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近五年较高水平,当前柴油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将进一步压制柴油价格。(编者:梁曦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