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18日报道,中国公布了自愿碳交易市场——“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计划——的规则和指南草案。这一最新举措意味着,目前暂停的自愿碳市场即将重启。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是生态环境部下属负责气候政策研究的重要智库。它16日发布了CCER计划下自愿碳抵消项目的注册程序拟议规则,以及这类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指南。 该指南提供了16个行业的碳减排活动示例,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造林以及碳捕集和封存。它还包括有关碳排放减少与清除监测,以及信用核算的规则。有关注册程序的试行规定即日起施行。 报道称,这些文件的发布可能标志着CCER市场已经准备重新启动,并接受新的项目申请。CCER市场是中国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的重要补充机制。从涉及的碳排放量来说,中国ETS是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CCER计划于2012年首次启动。它允许在国家ETS之下进行交易的企业通过从某些减排项目(如造林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购买信用额度,以抵消至多5%的排放量。然而,由于交易量低和碳审计标准缺乏,自2017年以来,新项目注册已暂停。 上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CCER交易试行办法,称将逐步扩大该计划覆盖的行业数量,以支持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一周后,生态环境部公布了4项方法学,用于量化4类项目的净排放减少或清除,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 报道援引路孚特公司的碳分析师谭琭玥的话说:“同自然相关的行业将看到更多机会。这将使更多国有企业受益。”她预计,家畜甲烷利用和生物质能燃料发电可能属于第二批减排项目,生态环境部将为它们出台相关的净减排量化方法学。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很快将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在此之前,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作出了多项环境承诺。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发布了一项控制甲烷排放的行动计划,承诺加强对甲烷排放的监测和监管,并加强全球合作,以应对这种导致全球变暖的第二大元凶(仅次于二氧化碳)。 15日,中国和美国宣布恢复气候合作。此前,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加利福尼亚州“阳光之乡”研修园举行了会谈。 来源:参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