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可杨 每经编辑 董兴生 截至1月7日收盘,寒武纪(688256.SH)股价创下新高,报收718元/股,涨幅10.55%,市值2997.34亿元。同日,AI芯片行业整体表现亮眼,海光信息(688041.SH)逼近涨停,中芯国际(SH688981)、澜起科技(688008.SH)等个股均录得明显涨幅。 寒武纪此次股价上涨,延续了其自2024年底以来的强劲涨势。自2024年11月被纳入上证50指数后,该公司股价震荡走高。 作为“AI芯片第一股”,自2020年上市以来,寒武纪股价走势一直备受瞩目,起伏不定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AI芯片行业的高波动性。尽管寒武纪近年来深陷业绩亏损、营收增速放缓以及大客户依赖等困局,但AI概念的持续火热和技术领先地位,使得寒武纪在2024年末重新获得机构资金的青睐。 从寒冬到巅峰 股价在震荡中触及历史高点消息面上,美东时间1月7日至10日,全球科技盛会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该展会是全球科技创新和消费电子行业的风向标。北京时间7日上午,英伟达CEO黄仁勋发表演讲,此外,英特尔首款Intel 18A制程芯片在会上亮相,确认下半年发布。截至7日收盘,AI芯片板块涨幅居前。 自2024年末至今,寒武纪股价持续攀升。2024年11月29日,寒武纪被调入上证50指数后,其市值更是直奔3000亿元。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寒武纪共有119个交易日股价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股价狂飙之前,寒武纪刚刚经历了一场“寒冬”。 2023年9月末,寒武纪公告,当年3月至6月间,其创投股东国投创业基金“清仓式”减持约739.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76%,减持金额约14.82亿元。彼时,AI赛道正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火热备受关注,寒武纪创投股东减持,成为市场争议焦点,寒武纪股价也在2023年末一路下跌。这并非寒武纪首次面临大股东变动,2022年三季报中,科大讯飞从寒武纪十大流通股东中消失;2023年三季报披露时,阿里创投也退出前十名单。 此外,2024年1月30日,寒武纪发布业绩预告,尽管亏损有所收窄,但仍未显现扭亏迹象。公告发出后,寒武纪股价在2024年2月跌破百元关口。 自登陆资本市场后,寒武纪的股价表现始终伴随市场信心起伏不定。 2020年7月20日上市首日,其股价便大涨229.86%至212.4元/股,而后又迎来长达两年的震荡下行,最低曾跌至2022年4月的46.59元/股。2022年底,AI领域因ChatGPT的全球爆火迎来新一轮资本热潮,作为国产AI芯片行业的代表企业,寒武纪股价借势回升,2023年股价一度突破200元/股。然而,这一趋势同样未能持续,2023年底开始回调,直至2024年初开启“陡峭式”上涨。如今,寒武纪的股价从年初的百元水平攀升至当前的700多元。 与此同时,随着AI板块再度走强,大量机构资金加速流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寒武纪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等多只基金对其进行了加仓,4只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达8.25%。 ![]()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卉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