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唐元 以创新技术和中式美学为主线,向内探索,向外开拓,这是属于新一代文化创意领军者的“时代脉搏”。 截至2月13日19时11分,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含预售)突破百亿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17名。 1922年,在上海一间狭小的亭子间里,中国初代动画人万氏兄弟制作出了第一部带有广告性质的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这部一分钟的短片便是中国动画的“原点”。 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一家名叫可可豆动画的公司以“五年磨一剑”的毅力与勇气,打造出爆款电影《哪吒2》,并不断刷新影史纪录。有人说,“这是中国动画人扬眉吐气的时刻。” 当《哪吒2》以雷霆之势横扫全球各大影院时,这已不是一部电影的胜利,这是中国动画产业近十年的厚积薄发,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次强势“登陆”。 1纵览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有过辉煌的年代,也有过晦暗的时刻。但近十年,国产动画进入快速复兴轨道。 《哪吒》系列耀眼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中国动画制作能力向着国际水准的持续“跃迁”。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之外,它体现着国内动画产业的“体系化力量”。 以可可豆动画所在的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为例,聚焦“科技+文化”,这里迅速汇聚起腾讯新文创总部、爱奇艺潮流文化坊等60余家数字文创企业,形成了从IP开发、内容制作到衍生品运营的完整产业链。这背后,是一个不断生长、加速融合的数字文创产业生态。 更为重要的是,跳脱地域的视角,《哪吒2》影片制作过程中运用的“全流程工业化协作模式”背后,则是全国138家动画制作领域公司的合力托举,形成的跨地域产业协作链,这无疑是中国动画电影产业链的一次重要进阶。 评判国产动漫产业的崛起,看的不只是《哪吒》系列的一枝独秀,看的是——行业整体的创作水准以及持续保持高水准创作的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哪吒2》的成功,反映了国内动画电影产业无论是在内容创作、商业模式,还是在产业链拓展上,都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 ![]() 图片来源:微博@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