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棕榈油短空谨慎持有或减仓,豆油及菜油暂观望或短多 昨天,BMD毛棕盘面震荡,7月合约上涨0.02%,报收4036林吉特/吨,夜盘延续震荡稍强走势。短期印度中国陆续有些采购,支撑国际价格。MPOA预估3月1-20日马棕产量环比预计增加约20%,产量环比增幅较大。今日关注4月1-25日马棕出口船运数据,当前产量及出口预估看4月马棕库存环比预计将继续增加。中期,随着季节性增产季的推进,棕榈油产地预计供需双增、库存趋升。隔夜,CBOT大豆偏强,油强粕弱,CBOT豆油再度大涨,可能仍与近期RIN价格走高有关。关注美国生柴相关政策近期是否会有变化。此外,近期消息显示中美有商谈的可能,或许也情绪利好美豆。国内方面,昨日国内油脂震荡稍偏强,夜盘震荡偏强持续。近期国内近端船期棕榈油进口利润有所改善,中国出现了一些买船,目前5月船期采购量20万吨左右,P59持续回落,豆棕现货价差持续回升至-700元/吨左右,仍是刚需为主。国内棕榈油目前仍是供需双弱局面,边际需求预计有增加。3月国内进口量超预期,谨防4-5月到港量也较预期偏高。国内进口巴西大豆开始到港,中期国内各月大豆预计到港1000万吨左右,但短期通关不畅导致累库延迟,预计油粕库存回升较慢。菜系方面,国内沿海进口菜油库存仍在历史高位,国内近端供需压力持续。但因加拿大菜籽反倾销政策风险担忧,国内油厂不敢新增菜籽采购,中期菜籽进口量逐月下降,加上进口菜油货权较为集中,3季度开始国内菜油供需趋紧。昨日消息显示,中方对加方表态有变,今日可能情绪利空菜系。操作上,棕榈油短空谨慎持有或减仓。豆油及菜油暂观望或短多。 豆粕:基本面逐步转空 隔夜美豆7月收于1063,涨1.09%。因中国以外地区的需求可能增加,且美国官员就中美贸易僵局可能缓和的言论继续提供一些支撑。《日经新闻》周四报道,作为关税谈判的一部分,日本正考虑增加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这让投资者看到了中国以外地区的大豆需求可能增加的希望。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本周表示,作为与中国谈判的一部分,美国可能下调对华关税,但北京方面周四否认正在进行贸易谈判。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4月17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净销售量为277,000吨,较上周减少50%,较四周均值减少25%。这一数据接近贸易预期的低端。2025/26年度净销量减少100吨,相比之下,一周前为181,800吨。从外盘消息的角度,不时能传出中美将展开谈判的消息,但是从中方的立场来看美方不取消随意加征的关税,中方无意开始谈判。美豆反弹至1050附近遇阻,目前看来,全面对等加征关税这种对美豆需求最为不利的局面也未能使美豆偏离1000关口太远。反弹至1050也说明市场对于美豆的需求也没有过分悲观,这可能基于“转口”贸易以及其他国家与美展开谈判可能消化一部分中方消失的需求有关。国内豆粕库存在开机率不足4成的背景下结束反弹势头大幅回落,对应着现货基差明显走强,表观消费量依然很差,反映出下游备货情绪非常差,市场默认4月份以后进口大豆将大量到港及现货基差虽然回落幅度较大但仍然有继续回落的空间。而之前现货基差的实际表现也正如市场所预料的那样一路下行,并未受到太多贸易战的干扰,只是目前已经进入4月中下旬,豆粕库存却在下降,预期差造成基差反弹。截至目前,饲企库存天数为5.92天,较高点继续回落。我们上周提到,目前巴西大豆的榨利非常好,油厂对巴西豆的采购热情较高,套保压力将涌现,尤其是在贸易战没有新的亮点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认为,贸易战仍然是当前市场最重要的风向标,但是重磅消息不是每天都有,况且市场已逐渐习惯,对于预期之外的情况也不愿意做出过度的反应,或者说不愿进行过多的押注。连粕基本面虽然逐步转空,但不能基于此来看空。连粕高位震荡的局面已经反映出市场的分歧渐大。建议不要过分看多,已有多单逢高离场,等待下次进场机会。 (来源:新湖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