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来自《中国民商》 作者:郑勇康 编辑:张佳茗 2022年9月,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力科技)免抽气挂式压缩袋上线李佳琦直播间,在李佳琦的个人品牌IP加持下成功“破圈”,随之走进更多消费者视线。 随后太力科技发力资本市场,同年12月,深交所受理了太力科技创业板IPO申请,直到今年2月18日方才注册生效,最新的公告显示,太力科技已启动招股,将于5月8日进行网上发行新股。 “自始无效”回购协议或触发 对比太力科技招股书上会稿(更新日期为2023年8月4日)和注册稿(更新日期为2025年2月12日),《民商财经》发现太力科技实际控制人石正兵的持股数量有所变化。 上会稿披露,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2023年7月31日),实际控制人石正兵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太力科技79.11%的表决权。而注册稿披露,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2025年2月10日),太力科技实际控制人石正兵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公司82.31%的表决权,较之前增加了3.2%。 石正兵直接和间接持股数量均有变动,其中直接持股变动或系触发已约定“自始无效”的对赌条款而产生的股份回购。 据招股书注册稿,2024年12月4日,郝群、海宁乾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海宁海睿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23年4月更名,曾用简称海宁海睿,下称:海宁乾航)、常州铭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常州铭德)和石正兵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郝群、海宁乾航、常州铭德将其分别持有的太力科技20万股、120万股、120万股,合计260万股股份以16元/股价格全部转让给石正兵。 上会稿披露,海宁海睿、常州铭德、郝群于2020年11月入股太力科技,增资价格10元/注册资本,增资股数260万股。海宁海睿和常州铭德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是海宁海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系海宁海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更名,下称:海睿创投),海睿创投原实际控制人为郝群,郝群已于2023年4月将其持有的海睿创投全部股权转让于王周林。据企查查,王周林2023年10月即退出海睿创投,目前郝群仍是海睿创投的最大股东。 同时上会稿还提到,2020年11月25日,海宁海睿、常州铭德、郝群与石正兵签署了《增资协议之补充协议》,约定太力科技在2024年12月31日以前未能实现首次公开发行,则海宁海睿、常州铭德、郝群均有权要求石正兵按照其投资价格回购其所持太力科技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2022年8月,股东经友好协商,同意终止原增资协议中约定的特殊约定条款事宜。石正兵与海宁海睿、常州铭德、郝群签署了《中山市太力家庭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之补充协议(二)》,约定“各方同意解除《补充协议(一)》,各方就该协议范围内的权利义务一并自动解除,各方确认《补充协议(一)》自始无效。” 石正兵回购海宁海睿、常州铭德、郝群股份的时间正好发生在约定上市期限之前,约定“自始无效”的回购条款或被触发。 申报材料信披曾出现低级错误 太力科技主营业务为真空收纳、壁挂置物、气调保鲜、户外装备、安全防护等多品类家居收纳用品及相关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品牌“破圈”后,公司业绩也颇为亮眼。 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太力科技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785.14万元、83,527.26万元、101,962.3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887.18万元、8,497.78万元、8,765.58万元,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 报告期内,太力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24.43万元、2,824.85万元、3,291.01万元,主要由职工薪酬、物料消耗等构成。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8,240.29万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1%。 同时太力科技的研发能力也受到认可。公司于2017年获评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22年获国家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2023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4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然而,招股书注册稿在披露太力科技研发人员时或曾出现低级错误。 注册稿第203、204页披露,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太力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84人、95人、122人、138人。2024年上半年末研发人员数量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12.18%,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为60人,占比不足五成。 注册稿第407页披露,2024年上半年末太力科技研发团队共122人,占员工总数的11.19%。与上文披露的报告期末138名研发人员自相矛盾,但与2023年末研发人员数量一致。 首轮问询回复中,交易所关注到太力科技的采购和成本问题。 太力科技主要原材料为筒料、PE膜、BOPA膜、ABS料等,均属于塑料大宗商品。报告期各期,公司材料采购金额分别为11,334.61万元、14,587.85万元、16,711.24万元,金额较高。 鹤山运城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鹤山运城)是太力科技2020年至2023年各期BOPA膜的前五大供应商之一,各期交易金额分别为517.35万元、478.51万元、278.02万元和897.95万元。 问询回复介绍,鹤山运城成立于2017年7月11日,但是太力科技早在2010年就已经与其展开合作,比其成立时间早了7年。 《民商财经》就上述问题曾向太力科技的公开邮箱发函求证,截至目前并未得到回复。但太力科技在最新披露的招股意向书中2024年末研发人员与研发团队人数改为一致,均为153人。 对于与鹤山运城“跨时空”的问题,太力科技也在其招股意向书进行了解释。据招股意向书,太力科技自2010年与鹤山运城同一控制的昆山运城塑业有限公司展开合作,2018年合作主体变更为鹤山运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民商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