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帆 每经编辑 魏官红 4月24日晚间,卖驱蚊液与婴童护理产品的润本股份(603193.SH,股价35.53元,市值143.75亿元)发布2024年年报。作为2023年才登陆A股的日化上市企业“新秀”,润本股份继2023年收入规模跨越10亿元大关后,2024年再突破13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超三成。 在营收利润双增的背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研究发现,润本股份2024年推新品节奏加快,销售费用高企,该项费用增速大幅高于营收增速。另一方面,电商起家的润本股份目前尚未能摆脱对线上渠道的依赖,销售占比高达七成。 润本股份最早以驱蚊液“打响头炮”,近年来逐步拓展“第二曲线”婴童护理用品,其2024年重金投入的新品也大部分属于后者。 不过,相比于在驱蚊领域的高认知和高份额,婴童护理赛道明显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外资品牌、老牌国货、新锐品牌都在“抢食”。另一方面,同为上市公司、同样拥有婴童护理品牌的上美股份、贝泰妮、上海家化,都是成人和婴童日化产品多品类、多品牌发展,而润本股份目前仅拥有“润本”单一品牌。 图片来源:由每经财报智能体一键生成 新品加速上市,但营销费用高企润本股份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18亿元,同比增长27.61%;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32.80%。 润本股份称,2024年公司积极开拓线上和线下渠道,加大研发投入,新推出儿童防晒乳、蛋黄油特护精华棒、蛋黄油特护精华霜、蛋黄油特护身体棒、蛋黄油特护润肤乳、天然淡彩润唇膏、儿童指缘精华乳等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全渠道多场景触达更多消费人群。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推新品、促业绩的代价之一是营销费用高企。2024年,润本股份销售费用达到3.80亿元,同比增长41.25%,大幅高于营收27.61%的增幅。润本股份称,销售费用变动原因主要系推广费和职工薪酬同比增加所致。 分产品来看,驱蚊产品、婴童护理产品、精油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9亿元、6.90亿元和1.58亿元。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分季度来看,润本股份的销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营业收入最高的是2024年第二季度(5.77亿元),其他单季度的销售额在1.6亿元到3亿元之间,这较为符合驱蚊产品的行业特征。 分渠道来看,线上销售达到9.70亿元,占比超过73%。从电商“生长”出来的润本股份,存在长期的线上渠道依赖。早在IPO(首次公开募股)时期,其招股书就显示,公司2020年到2022年每年通过天猫、京东、抖音实现的销售额占比达到七成左右,集中度较高。随着电商红利消退,流量成本上涨,新兴电商渠道不断涌现,润本股份的销售模式或将面临挑战。 因此,润本股份积极发展线下渠道,试图平衡各渠道发展。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通过非平台经销商已开发合作线下渠道包括胖东来、永辉、大润发、沃尔玛、7-11、名创优品、屈臣氏、美宜佳、华润超市等KA渠道(关键客户渠道)以及WOW COLOUR等特通渠道。不过从业绩贡献来看,线下渠道仍相对较弱。 从驱蚊到婴童护理 市场更大,对手也更多诞生于2006年的“润本”品牌,曾以驱蚊产品在电商渠道异军突起,此前连续三年在天猫平台排名细分品类第一,成为超威、六神、榄菊等传统驱蚊品牌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驱蚊毕竟是个小赛道,做得再好也是“矮子里拔将军”。因此,润本股份这几年发力婴童护理产品,试图复用此前借助驱蚊产品积累下的家庭客群。按照润本股份招股书援引的市场数据,同期(以2021年为例)中国驱蚊杀虫市场规模约为97亿元,而婴童护理市场为328亿元。“蛋糕”孰大孰小,显而易见。 润本股份招股书和年报显示,其2022年婴童护理产品收入首次超过驱蚊产品,收入占比超过45%,2023年婴童护理产品首次拿下收入的半壁江山,到了2024年占比则提升到52%。从上述2024年推出的新品清单来看,也主要是婴童护理用品。 但被寄予厚望的婴童护理赛道,其实并不好走。市场更广,意味着对手更多,竞争更加激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婴童护理这个赛道,不仅有老牌国货郁美净、青蛙王子,还有知名外资品牌贝亲、强生婴儿、艾惟诺,更有借助互联网起势的新锐品牌海龟爸爸、Babycare、兔头妈妈等。 另外,在A股上市日化企业中,上海家化旗下的启初、贝泰妮旗下的WINONA Baby、上美股份旗下的一页和红色小象,都是在成人护肤品类衍生出婴童护肤,并以独立品牌进行运营。同为上市企业的润本股份,则仅有“润本”单一品牌,品牌集团化发展不足,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值得一提的是,润本股份靠单一品牌覆盖驱蚊产品和婴童产品,未用品牌进行品类区隔,这容易导致品牌认知不够清晰。 国际市场咨询机构英敏特发布的《2024年中国婴幼儿护理用品报告》显示,按2023年中国婴幼儿护理用品市场份额排名,前五大公司分别为科赴公司(拥有强生婴儿、艾惟诺两大品牌)、戴可思、贝亲、上美股份(拥有红色小象、一页两大品牌)、杭州千岛湖天鑫有限公司(拥有松达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9%、4.4%、4%、2.9%和2.7%。润本股份以2.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六。 记者还查询到,韩束母公司上美股份的2024年年报显示,其旗下红色小象、一页两大婴童护理品牌2024年全年合计实现收入7.52亿元,高于润本股份当期6.90亿元的婴童护理产品收入。 华西证券今年1月发布的研报指出,随着婴童护理愈发受到年轻家长重视,消费品类更加精细、全面是未来趋势。虽然近年内出生率有下滑趋势,但婴童护理市场除2022年有所下滑外稳定成长,主要是客单价提升。对比全年龄段的个护消费水平,婴童护理的人均消费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婴童护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竞争加剧下市场较分散,且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 在“群雄逐鹿”的婴童护理市场,从驱蚊液“半路出家”的润本股份能分得多大的“蛋糕”,还有待市场检验。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22973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