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DeepSeek-R1所代表的国产AI大模型突破,使得科技发展的宏大叙事始终贯穿于一季度的投资之中,权益市场活跃,AI应用、机器人、国产算力等科技成长相关板块表现亮眼。然而,4月初以来由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冲击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市场应声调整。日前,公募基金一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身处市场“风暴”中心的基金经理们,怎样看待这一“灰犀牛”事件? 中欧基金日前发布文章,介绍了周蔚文、蓝小康、许文星三人观点。 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主席、中欧新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周蔚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不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增大 人工智能产业在2024年呈现多点突破态势,尤其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基于对未来两三年向好的产业趋势预期,我们逐步加大了在相关领域的投资和布局。一季度,我们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布局不仅涵盖了持续看好的人形机器人以及自动驾驶领域,还拓展至AI眼镜等新型可穿戴设备,以及AI在教育、广告、游戏等应用领域。 我们对光模块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是因为行业盈利能力已处于较高位置,另一方面是DeepSeek的出现使短期算力需求重估,中长期供需关系有所平衡。 此外,我们观察到保险行业正步入景气修复通道,资产端投资收益率边际改善,负债端结构优化,利差损压力得以缓解,行业估值处于低位区间,因此我们择机增持了具有明显安全边际的头部保险企业。同时,由于造船和化工行业的景气度趋势边际出现恶化,且全球经济局势不确定性增强,我们降低了这类强经济周期、出口依赖度高的行业的部分持仓。 未来全球贸易再平衡的过程可能会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特别是对美出口企业的影响更直接。然而,这一过程无法改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反而会促使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进一步增大。这一长期背景是评估多数产业趋势以及中长期前景的重要前提,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这方面的认知。 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蓝小康:关税战加速内需经济重点关注商品类、低估值类资产 对总量经济趋势的判断,投资者目前仍存在分歧。同样的数据,让不同的投资者解读,得出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但我们认为现有的数据可以让我们做出房地产或将复苏,消费增速、商品和服务价格将回升的判断。 市场运行层面,由于六代机、deepseek的出现,以科技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能源车、计算机、消费电子、军工等板块受到投资者追捧。我们与市场的认知差异在于,我们认为科技、国防、金融安全相关产业都是系统稳定、系统竞争力的支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们认同科技股去定价中国综合科技竞争力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强大的科技和生产力意味着中国不会产生金融系统性风险,因此,以银行为代表的国家基础性行业的估值应该回到较为合理的水平。 关于近期重要的宏观议题,即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我们认为,类似于上次的科技战促进中国国产芯片产业的飞速发展,美国本次关税战也将促进我国加速向内需经济转向。 展望后市,月度、季度维度上,关税仍将带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随着中国政策的前置,关税风险应能被对冲。因此从全年来看,继续看好股市。 本次关税引发市场调整后,中美政策将共振上行,商品类、低估值类资产将是最重要的方向,在贵金属的逻辑上,在本次短期波动后,投资者可以去观察交易去美元化的逻辑是否出现。从年度周期来看,港股的低估值类个股,预期收益仍强于A股同类公司。 从配置结构看,我们仍聚焦于高股息、一带一路、贵金属、供给侧改革、消费等方向资产,具体行业上仍重点关注于银行、非银、有色、工程机械、重卡、建筑、建材、钢铁、航空、地产、餐饮等方向。 中欧养老产业混合基金经理许文星:中期看好广义服务业、基本消费以及可选消费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表现整体稳定,低估值低波动资产表现相对平淡,高估值高波动资产表现较好。我们的组合在期间进行了部分个股的止盈,同时增持部分表现相对低迷的低估值内需个股。 与市场共识有显著差异的是,根据我们对于科技创新周期的基本研究和认知,我们认为,技术成本的快速下降,可能不是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的开启,而是资本开支周期的提前收敛。一旦开启进入回落周期,幅度可能较为惊人。这有可能意味着从2022年末开启的一轮全球资本涌入科技创新资本开支的周期,将进入一个向下收敛的调整周期,即便中国科创资产此前有所滞涨,在本轮泡沫化后伴随全球周期向下收敛的概率将显著上升。 与此同时,AI技术伴随成本下降对各行各业开始产生影响。1-2年以上维度来看,投资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企业可能好过于AI本身产业链上的企业。最终这一资本回报周期的演绎,将在中周期内深远地影响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结果。 另一方面,伴随科技突围和政策的落地,中国经济在各行业的微观活跃程度正逐步回升。经济活跃程度的恢复,将持续推动居民消费和投资行为走出通缩模式。 在资产定价方面,中国消费与美国科技、高质量股票与投机性股票,处于资产定价的两个极端,制造业与服务业,出口和内需,则面临产业周期性的再平衡。 中期来看,我们相对看好广义服务业、基本消费以及可选消费,当前的估值定价和企业盈利趋势,隐含较高的安全边际和较大的向上期权价值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