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讯 4月27日,朱松纯教授团队新作《通用人工智能标准、评级、测试与架构》媒体见面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系统性提出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中国路线图。该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旨在解决当前通用人工智能领域面临的理论定义模糊和评估体系缺失两大困境。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教授在会上指出,学术界对通用人工智能尚未形成统一界定,技术研发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基准,这不仅导致研究方向分散,也使成果难以获得客观评价。朱教授团队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定义、两个完备性、三个基本特征、八个关键问题”的创新性认知体系,构建了“标准―评级―测试―架构”四位一体的理论框架。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的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已参与相关测试。这一价值和因果驱动的智能体原型在多模态信息融合、自主任务规划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能力。测试结果显示,“通通”在基础认知和成长任务上的表现已接近3-4岁人类儿童水平,某些任务甚至达到5-6岁儿童标准,部分高级认知任务表现更是超越了成年人类。 在回应媒体提问环节,朱松纯教授就通用人工智能的标准制定、安全治理、商业化路径以及大模型技术局限性等热点问题提供了专业见解。专家认为,建立标准化的通用人工智能测试与评级体系对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