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围绕国产首台空客A320飞行模拟机,川大智胜与其联营企业背后藏着哪些故事? ...

2024-5-11 19:32| 发布者: 仟茂传媒| 查看: 1572| 评论: 0|原作者: 仟茂传媒|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摘要: 每经记者 范芊芊每经编辑 杨夏 在A股市场上,川大智胜(002253.SZ,股价11.33元,市值25.56亿元)身披多个热门概念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近年来公司股价起起伏伏,今年以来盘中最高价一度来到16.22元, ...

每经记者 范芊芊    每经编辑 杨夏    

在A股市场上,川大智胜(002253.SZ,股价11.33元,市值25.56亿元)身披多个热门概念——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近年来公司股价起起伏伏,今年以来盘中最高价一度来到16.22元,最低时仅为7.51元。和过山车式的股价不同,川大智胜的业绩一直在“下坡”,其营收、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滑,且2022年、2023年均为亏损。

在业绩持续不佳的情况下,日前川大智胜收到了上市后首份年报问询函。除了持续经营能力以外,监管还关注到了川大智胜一笔5250万元预付款的商业实质性问题。对于一家2023年营收不足两亿元的上市公司而言,5250万元预付款对其影响自然不小。

这笔预付款源于川大智胜与其联营企业天津华翼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翼蓝天,NQ835512)所签订的一份采购合同,产品是一台A320全任务飞行模拟机。经历了产品交付时间两度延期后,这笔合同于去年末终止,但川大智胜已预付了5250万元的货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研究发现,虽然川大智胜在年报问询函中详细解释了这笔交易的来龙去脉,但背后仍存在着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与风险。

早在2021年,华翼蓝天就将一台空客A320全动模拟机从存货转至固定资产,并于当年6月投入使用运营,但川大智胜却表示因部分外购材料未到货该产品不能完成交付。作为华翼蓝天的大股东,川大智胜在该设备的产业化与商业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该项目预付款外,川大智胜还为华翼蓝天提供原材料等商品,且截至2023年底仍有超过2000万元货款未完成结算,以华翼蓝天目前的财务情况及业务实力其还款能力究竟如何?

华翼蓝天曾发文称已交付

一笔5250万元的预付款转为了其他应收款,这笔特殊的交易引起了监管的注意。关于这笔交易,川大智胜既往公告中披露的细节不多,在本次问询函回复中才揭开一角。

按照川大智胜的说法,2020年7月,公司与华翼蓝天签订了一份“A320全任务飞行模拟机采购合同”,向其采购1台D级飞行模拟机,合同金额7000万元。此后至2021年3月,公司陆续支付了合计5250万元的预付款。

川大智胜付款节点。 图片来源:川大智胜公告

时间来到2021年12月30日,这本是约定的合同交付日期,但双方却在当日签订了补充协议,约定延期1年交付。到了一年后,双方再次签订协议约定产品交付时间再度延期1年。到了去年底,双方约定终止上述采购合同,由此川大智胜将该笔预付款转为了其他应收款。

川大智胜称,华翼蓝天未能如期交付是受到出行限制以及飞行模拟机实现功能所需外购材料受到进口延期影响。尽管川大智胜方面坚称产品并未交付,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华翼蓝天曾“官宣”已交付该产品。华翼蓝天官方微信公众号曾在2021年初发布一篇文章称:2021年2月23日,华翼蓝天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空客A320 D级飞行模拟机顺利交付川大智胜。

不过一年后,华翼蓝天在披露的2021年年报中又“改口”——称受疫情影响,上述产品交付延期,双方约定在交付前华翼蓝天可以自行运营和使用该设备。当年,这台A320全任务飞行模拟机从存货转为了固定资产,并在6月投入运营。

由于这台设备投入运营,华翼蓝天2021年的科普飞行体验设备增加收入874.43万元。在华翼蓝天2022年年报中还曾提到,这台A320全任务飞行模拟机实现对天津航空、南航北京分公司、南航大连分公司、青岛航空机组的A320机型复训和技术科目训练,满负荷持续运行已满三年,设备可用率达到99.83%。

按照华翼蓝天的说法,这台设备已经能够满足飞行训练的需要,甚至还能为华翼蓝天创造一笔不小的营收,那么迟迟未能交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多重“扶持”:增资入股、财务资助、采购产品

事实上,川大智胜与华翼蓝天不仅仅是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还是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关系。华翼蓝天所销售给川大智胜的飞行模拟机号称国产首台空客A320 D级飞行模拟机,2016年底,华翼蓝天开始投入这台设备的研发,2019年产品通过了中国民航局D级(最高等级)鉴定,2020年获得了首笔订单,这期间川大智胜还扮演了重要角色。

首先在资金支持方面,2016年2月,华翼蓝天启动新三板挂牌后首次股票发行募资。川大智胜正是在此时以300万元首次入股,获得了华翼蓝天2.31%股份。

2019年,川大智胜再次以3920万元参与华翼蓝天的股票发行募资,认购股份比例超97%,由此其成为了华翼蓝天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超20%。同年,川大智胜还向华翼蓝天提供财务资助1000万元(后已归还)。

按照华翼蓝天的说法,2019年这两笔资金均是为了D级全任务飞行模拟机的产业化与市场化。有了上述资金的加持,从财报数据来看,明显的变化是2019年华翼蓝天的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超18个百分点,负债金额同比下降15.86%,达到了近6年的历史低位。也是在这一年,华翼蓝天的产品通过了D级鉴定,在国产厂商中率先冲线。

光是资金支持还不够,2020年,川大智胜向华翼蓝天采购上述设备,并陆续预付资金5250万元。至此,川大智胜陆续向华翼蓝天支付现金金额已超过1亿元。

这笔采购合同的签订还意味着川大智胜为华翼蓝天这台A320飞行模拟机实现了订单零的突破。“该模拟机的成功销售和交付,标志着华翼蓝天研制的模拟机成功进入国内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华翼蓝天曾在上述公众号文章中表示。

后来,随着上述设备的交付一再延期,华翼蓝天于2021年将上述设备转为固定资产,金额为6527万元,这也是截至去年末华翼蓝天所拥有的最大的一笔固定资产,去年末该公司的固定资产金额为7202.8万元。同时,华翼蓝天还利用这一设备提供科普飞行体验,该业务2021年的营收占到公司当年营收20%左右。

“白马骑士”自身深陷泥潭

一边是真金白银地提供资金支持,一边是签下采购合同推动产品的市场化与产业化,可以看到川大智胜对华翼蓝天这一国产首台A320全任务飞行模拟机颇为看好。然而,两次延迟交付,最终合同终止,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按照川大智胜的说法,签署上述采购合同的初衷是为了扩大飞行培训市场规模,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减少对单一设备供应商的依赖。后来,受到出行限制及行业经济恢复放缓的影响,空客A320飞行模拟机培训市场有下降趋势。“结合公司已有四台空客A320飞行模拟机运行的情况,公司做出战略调整,不再扩大空客A320飞行模拟机规模。”

川大智胜近年来的财报数据也能印证上述说法。2020年—2023年,川大智胜的飞行模拟机培训业务收入及新签合同波动下降,收入分别为6950.07万元、6458.29万元、6724.39万元、5578.39万元,新签合同金额分别为7280.12万元、6845.79万元、7127.86万元、5912.89万元。

图片来源:川大智胜公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